“你给了我穿过天际线的喜马拉雅,你给了我汹涌奔腾的黄河长江”。走进香港油麻地闹市的一栋商场,经过促狭的电梯与走道,记者来到一间面积不超过8平方米的“Band房”(即乐队练习室),见到了23岁的香港青年歌手丁政凯。

2年前,丁政凯和2名同学一起创建了Hody-Listen乐队。最近,他们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作的普通话版本新歌《共和之地》已在音乐网站正式上线。包办词曲和主唱的丁政凯说,乐队将于9月28日在香港东区庆国庆青少年音乐节上演唱这首歌曲,期待自己的音乐能传到更多地方特别是内地。
创作耗时5个月,翻查大量资料了解祖国发展
日前,在香港葵涌丽瑶邨一个社区音乐会上,Hody-Listen乐队连续演奏了歌曲《邨》《Distortion》。现场气氛和天气一样热烈,让这三个年龄相仿的“95后”男孩非常兴奋。
丁政凯出生于1996年,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声乐演唱和钢琴,五年级尝试音乐创作。他在家人的支持下在大专阶段修读流行音乐制作,立志成为专业的音乐人。

对音乐的热情促使丁政凯源源不断地尝试创作。15岁时,他去了一趟尼泊尔,回来后随即创作了《这年代》《减碳》等多首呼吁环保、关注自然的正能量歌曲。2017年底,他与同班同学李耀生、刘诺霖成立Hody-Listen乐队。
今年5月,有感于内地发展日新月异,乐队3人合作完成了歌曲《共和之路》,歌词中使用了黄河、长江、丝绸之路等意象,还化用了“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等古代诗词,饱含爱国热情。
丁政凯说:“马上就到国庆了,这是我和乐队对国家的献礼。希望这首歌能传递正能量,让身边的青年朋友对歌词中提到的国家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多一些了解,认识国家,并去热爱她。”
“这是我们第一次创作爱国主题的歌曲,面临很多挑战。首先是要加深对国家的认知,比如我们其中一位小伙伴,在去年才第一次到内地。”为了写出更贴切的词曲,他们没日没夜地观看大量有关国家发展的书籍、视频,研究广为传唱的爱国歌曲,历时5个月,经过5次改版,才最终完成创作。
为了让歌曲更完美,他们尝试过重金属、民谣等多个版本,最终选择了流行摇滚风格。吉他手李耀生在独奏部分一共练习了200多遍,琴弦都弹断了两根。
爱国、反暴力是香港主流
谈及创作爱国歌曲的初衷,丁政凯目光坚定:“希望通过音乐,让内地的朋友知道,香港有很多爱国爱港、文明理性的年轻人。”
近3个多月来的社会风波,让香港的街头和网络空间中多了一些暴力、仇恨的言论和行为。但丁政凯还是义无反顾地把《共和之地》上传到自己的社交账号和视频网站上,并大胆地在各个社区演唱。“因为我相信,暴力非理性的只是一小撮人,大部分香港青年人是明辨是非的,不会认同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
9月28日,丁政凯将在香港东区庆国庆青少年音乐节上演唱《共和之地》,为国庆献礼。他还正在制作一首粤语歌曲《公元1842》,预计10月底推出。歌曲讲述香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被割让直至回归的这段历史,以及新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凸显香港与国家血脉相连。
虽然才23岁,但丁政凯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他说,中国的发展历程不是“天上掉馅饼”,一百多年来,国家走过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苦难历程。国家能有今天的成就,来自全国人民的勤劳奋斗和对美好生活的坚定追求。
“我们有自己的音乐梦想,希望明年出版乐队第一张专辑唱片,举行一场音乐会。”谈及未来,丁政凯表示专业音乐人的道路并不好走,但他有信心坚持。他很感谢香港很多社区、机构、政府部门等给乐队的表演机会,期待到更多的社区进行表演。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还希望到内地特别是农村地区开展义演。音乐是一种服务社会的方式,我们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把更多更好的音乐带到祖国大地上,让更多人看到香港青年人的面貌风采。”丁政凯恳切地说。
南方日报、南方+特派记者香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