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家门口的港澳子弟班

2019-09-23 07:47 来源:南方网 吴少敏;董天健;马立敏;吴淑斌
.

 

华侨中学港澳子弟班学生和班主任谈感受。

  “让晚风轻轻吹过,伴送着清幽花香像是在祝福你我……”在广东华侨中学高一年级港澳子弟班的音乐课上,来自香港的陈芷埼和同学合唱粤语金曲《红日》,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歌词使大家充分感受到香港流行文化的魅力。

  这是一个特别的班级,学生来自港澳台,且课程精心设计。

  今年广州首次有6所学校开设8个港澳子弟班。像陈芷埼一样,92名来自港澳台学生饮了“头啖汤”,在家门口便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面对不同的教育机制和评价体系,港澳子弟班怎么上课?事实上,港澳子弟班提供了更有针对性、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交流合作的新方案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新探索。

  求学新礼包

  一想起王俊皓一波三折的求学路,妈妈吴金凤笑逐颜开。

  吴金凤一家人是香港户籍,在广州天河经商10多年了。一天天长大的小俊皓,要在哪里上小学,对吴金凤一家人来说,就像一个没法打开的结。

  假如小俊皓回香港上学,则不具备基本监护条件。假如在广州上学,可通过“积分入学”读公办学校,但社保积分难度大;选择民办学校,则要承担一笔不菲的学杂费。

  峰回路转,一家人的心结慢慢解开了。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设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是备受关注的新突破之一。

  两个月后,像往常一样浏览招生信息时,吴金凤惊讶地发现,省教育厅明确“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12个字原则,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人士随迁子女,可以按当地制定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入读义务教育学校。

  政策落地有声,广州先行先试,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吴金凤仔细阅读了天河区的港澳子弟班的招生要求,该区对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居民随迁子女按区内积分制入学办法,单独申请、单独排名、单独安排学位。而招生学校是天河优质学校南国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各开设一个班级。

  小俊皓正好满足所有条件,并很快拿到入读南国学校小学一年级港澳子弟班的“入门券”。“南国学校的硬件和师资条件,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这真是在家门口上好学校!”吴金凤很满意。

  广州市教育局披露,今年广州6所中小学校开设8个港澳子弟班,其中5所公办学校开设7个班、1所民办学校开设1个班。目前有92名学生饮“头啖汤”,香港、澳门和台湾籍学生分别有83人、4人和5人。

  同样,来自澳门的李女士的儿子郑栋也有类似的入学经历。

  郑栋当时马上要升入高中一年级,但可选择的学校有限。若在内地读高中基本都要采用“2+1”的方式,即高中前两年在校读书,高三学年花费数万元报名专门的校外辅导机构备考港澳台联考,为考取内地的大学做好准备。

  幸运的是,郑栋被首年创办的广东华侨中学的港澳子弟班录取了,解决了李女士的后顾之忧。华侨中学高一级的港澳子弟班独立编班更具有针对性,可根据《港澳台联考考试大纲》设置课程,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协调与设计。

  李女士满怀憧憬,期待儿子三年后考上理想大学。

  别样新班级

  “早晨——”每周三上午,吴金凤送小俊皓上学,总会看到南国学校港澳子弟班的老师们笑脸阳光,用粤语和学生们打招呼。在周三的课外活动课上,老师们也会用粤语与学生沟通交流,这让吴金凤感到新鲜又新奇。

  作为今年的新生事物,港澳子弟班很不一样,课程设置也是独具特色。

  让吴金凤感到新奇的粤语问候,正是各校为了适应香港“两文三语”,即用中文、英文书写和粤语、英语、普通话作为口语,而设计的特色教学环节。在以普通话和简体字为主要教学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南国学校在人文生态经典课程里设计了经典古诗文的教学,希望有助于港澳学生熟悉和学习繁体字的书写与使用。

  而在郑栋入学之初,李女士收到了广东华侨中学发放的一份表格,学校收集了港澳子弟班家长对课程设置的需求和期待。很快,广东华侨中学综合港澳子弟班的特点和家长的意见,决定在开满《港澳台联考考试大纲》要求科目后,逐步开设国学课程、岭南文化课程和书法课程。

  “要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华侨中学教务处主任武四海解释说。

  华侨中学港澳子弟班英语课堂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是广州首所开办港澳子弟班的民办学校,今年招收22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入读。

  “我们加强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方便部分学生为未来回到香港或是出国深造做好准备。”华师外校校长高文晖说,学校在校本课程中增加了香港特色课程、国学课、书法课和武术课,希望学生们能够写好中国字、了解中国文化。

  令人好奇的是,这些与传统班级不同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应该由哪些老师来承担?由于学生结构多元、课程特色明显,学校精心安排综合素质良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授课教师。

  其中,华侨中学高一年级港澳子弟班的教师团队是从全校范围内精心挑选的政治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的资深教师;培正中学的正、副班主任分别为英语骨干教师和德育主任;南国学校则为港澳子弟班安排了精通普通话和粤语的任课老师,以便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

  “孩子每天回来都很开心!”开学至今20多天来,吴金凤明显感觉到小俊皓非常享受上学时光,为了开学典礼上表演节目,他不怕苦不怕累,跟着老师排练了一周时间,努力融入集体生活。

  交流新成果

  “港澳子弟班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促进三地之间的教育理念碰撞和文化交流。”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表示,港澳子弟班的特色课程融入港澳地区的教育经验,也总体保持自己的风格。

  教育交流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重要内容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鼓励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

  “港澳姊妹学校缔结计划”自2005年实施,截至去年底粤港两地姊妹学校已达对721对,数量超过全国的60%,在教学研究、学校管理、课程研发、师生互访等方面学习互鉴。

  今年广州6所开设港澳子弟班的学校,就有充分的港澳交流经验。

  其中,华师外校与香港、澳门的学校会定期互派教师和学生到班级跟班学习,接下来将给港澳子弟班的学生更多机会到港澳进行交流。“希望学生们能向香港、澳门的同学介绍内地的教育方式、岭南文化,孩子之间的交流可能会比大人更有效。”高文晖说。

  广东华侨中学则计划加强与省内外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省内许多港澳子弟班开设在华侨学校,各校之间关于港澳子弟班的办学经验交流在未来会逐渐常态化,有利于将港澳子弟班做大做强。”武四海说。

  港澳子弟班的培养模式创新,针对港澳子弟的特点和需求,充分考虑到课程衔接和未来发展,为学生终身成长打下扎实基础。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将鼓励试点学校之间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并探索试点学校与港澳学校交流互动,包括师生交流,互学互鉴。同时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为港澳子弟班打造高质量的、配套的师资队伍,并不断完善港澳子弟班课程与教学管理。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三地教育交流合作正擦出更多闪亮的火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分析,港澳子弟班能让在广东工作的港澳人士安心扎根,同时培养年轻一代对祖国的归属感和爱国意识。

  港澳子弟班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交流合作的新成果。吴金凤十分期待,女儿明年要上小学,希望也在家门口就读港澳子弟班。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马立敏 见习记者 吴淑斌

  【图片】董天健

  【作者】 吴少敏;董天健;马立敏;吴淑斌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自营号~日报时政部自营号~广东教育头条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