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耐冇见喇!”“食咗饭未吖?”走进广州海印商贸区的一家电器城内,Felly(中文名“飞利”)习惯用流利的粤语与老朋友寒暄。
这是飞利在广州最常见的场景之一。从刚果(金)到广东“淘金”已有16年,飞利源源不断地把物美价廉的“广货”卖到非洲,并为非洲客户在中国寻找货源。靠自学养成较好跨文化素养的他,还在非洲客商和本地商人之间架起友好沟通的桥梁。
“一带一路”建设让他家乡涌现出不少机会,飞利对此印象深刻。未来,他希望能在广州成家立业,更好地为粤非经贸合作等方面牵线搭桥。
二十出头就出国打拼
“没有到过小北,不算来过中国。”流传在非洲商人之间的这句话,道出了广州小北在中国对非贸易合作中的地位。飞利的公司就位于小北的一座写字楼中。这位“80后”的家族世代经商。他与羊城的缘分,要追溯到孩童时代。
那时,飞利父亲经常赴世界各地寻找商机。“1997年,我老爸来广州参加广交会,回国后他对我说,广州以后会很好。”从此,飞利记住了这个地方。
2003年,20岁出头的飞利独自到中国闯荡。那是一趟辗转的旅途:从金沙萨起飞,经肯尼亚中转,之后到香港,再坐火车来广州,全程用时2天。他对此记忆犹新:“在香港时,我听人说广东都讲白话,风俗、生活习惯和文化很独特,感觉既兴奋又有些紧张。”
几个月后,在朋友的指引下,飞利把广东的一批电视机卖到非洲。头笔生意让他尝到了甜头,“利润很丰厚”。之后,他又把摩托车、家电、陶瓷等“广货”通过海运送回家乡。不过在头两年,飞利交了不少“学费”:“有些产品本以为会热卖,运到了非洲却没人要。”
2005年至2008年是飞利事业的起飞阶段。他每天忙着在广东各地找货,也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去外省采购货物。那时,到广州“淘金”的非洲商人不多,100元的货品有机会以翻倍的价格卖出。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每个月,飞利要发出两三趟货柜。
为了更好地融入广州,飞利常找朋友一起学习中文。他爱听中文歌,喜欢看中国电视剧和电影。一年后,他掌握了中文日常用语。之后,飞利又学起了粤语。现在,不少经典粤语歌曲他能随口哼上几句。较好的跨文化素质,为他的事业打开了“机会之门”。
在广州度过整个青春
今年是飞利在广州打拼的第十六个年头。在他看来,“这个城市充满朝气活力,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变化,我的整个青春岁月都在这里度过。”
从事“广货”贸易之余,飞利还是一名义务的兼职翻译,热心帮助来穗的非洲朋友适应并融入羊城,架起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有些来广州采购的非洲朋友护照丢了,得知消息后,飞利帮忙联系派出所、所在国的驻穗领馆等机构,带领失主办理补办手续;有些非洲客商在批发市场、工厂等地遭遇纠纷,他积极出面调解;有些非洲朋友对出口报关流程不熟悉,他则提供咨询服务。
“初到广州的非洲客商如果想留在广东工作,应该尽快熟悉中国的法律法规、社会管理方式、风土人情,多与当地朋友打交道。”飞利建议。
每个月,飞利都会进行一次外出旅行,感知中国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多年来,他跑遍了广东各地,也领略过中国东北的林海雪原、西北的戈壁沙漠、中原的古刹佛塔。“中国历史文化太悠久了,虽然我只学习了小部分,但感觉很满足,还有很多地方打算去看看。”
闲暇之余,他喜欢与朋友一起踢球,还拿过广州“领馆杯”足球联赛的冠军。他笑言:“前锋和后卫都踢过,通过足球交了不少本地朋友。”
每年中国春节,飞利都要飞回刚果(金),和母亲团聚。出发前,他会精心准备手信。“爸爸已去世了,我要照顾好妈妈。”在华多年,飞利深受中国孝道影响。“广东的茶叶、印有‘广州’字样的衣服、刻有妈妈名字的项链……不管礼物轻重,她都很高兴。”
希望在羊城成家立业
飞利有一个老乡,此前在武汉一所高校留学,获得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后定居中国。几年前,这位老乡回到了金沙萨,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负责管理一家知名粤企在当地的分公司。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刚果(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力量”,其中不乏广东企业。这在促进当地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带来新的就业机会。近几年,飞利的一些同胞陆续从中国返回家乡发展,“尤其是那些曾在中国大学留学的,很受中国企业欢迎”。
“在不少当地人眼中,中国公司意味着‘福利待遇好和医疗有保障’。一些中国公司为员工及配偶、子女提供免费医疗。”他表示,几个老家的朋友被中国企业聘用后,接受了系统的职业培训,掌握新的工作技能,家庭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今年初的一次回乡经历,在飞利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金沙萨的一个商城,他听到了中文流行歌曲,几位当地人还在店内用中文流利地交谈。
显而易见的是,越来越多的刚果(金)人正被中文“圈粉”。飞利说,刚果(金)不少家长在工作中都与中国有过接触,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全球影响力的增强,自然会鼓励孩子学中文。他自己家族中先后有多人赴中国求学,年轻一辈也都在努力学中文,渴望到中国留学或工作。他注意到,目前广东多家高校都有刚果(金)的留学生,很多人在来中国前就接触过中文。而在十几年前,这几乎不可能。
尽管家乡的机会日益增多,但飞利已经习惯了在广东的生活,也不愿放弃多年的积累。他更希望在广州成家立业:“这不容易,但我在这里待多久,就努力多久。”
【记者】龚春辉 胡良光
【摄影/摄像】郑一见 张梓望 董天健
【剪辑/后期】周鑫宇 李佳璟 张清良(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