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流行于中山地区的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也“榜上有名”。
与其他陶艺作品不同,陶塑瓦脊通常长二十米左右,是几十乃至几百个陶艺物件的组合,主要用作岭南古建筑屋脊上的装饰,明清时期风靡于岭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在如今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南海神庙、佛山祖庙等一些岭南古建筑或仿古建筑的屋脊上,都能看到这样的“技艺”。
“制作陶塑瓦脊就像演绎一个故事,”近日,在接受南方网、GDToday记者采访时,中山市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传承人何湛泉说,“在我心中它是了不起的艺术综合体。”
约20米瓦脊修复起码耗时一年
何湛泉从小酷爱陶艺,17岁起师从佛山陶塑名匠劳直学艺,主攻岭南传统陶塑技艺。1983年,何湛泉跟随师傅第一次观摩了佛山祖庙上的瓦脊,这让他坚定了研究陶塑瓦脊创作与修复的职业道路。“当时觉得很震撼,原来用泥可以制成这么精美的作品,”何湛泉回忆道,“于是我决定终生要做这件事。”
何湛泉介绍,工匠往往需要考虑色差、烧制后的接口大小、原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等多方面的因素,并查阅大量资料,因此修复或新造一条二十米左右的瓦脊一般需要一年时间。德庆县悦城龙母祖庙内建筑群的瓦脊修复是他费时最长的一次,共花了七年时间。
“菊城陶屋”是何湛泉1983年在小榄镇成立的工作室,先后承接了珠三角、港澳等地区40多项古建筑的陶塑瓦脊修复和新造工程。他还参与了粤剧艺术博物馆的陶塑瓦脊的新造工作,并且与全体工匠一起获得了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鲁班奖”。
沿用古法方能经得起风吹雨打
何湛泉认为,传承要“以旧复旧”,方可保留古韵,保持陶塑的基因。因此,尽管陶塑瓦脊的古法制作耗时较长,在使用化工釉料、现代化窑炉盛行的当下,他依旧不改初心,沿用古法进行制作。
陶艺师傅准备把烧好的作品拿到窑外
在何湛泉看来,“泥、釉、火、艺”四字是陶塑瓦脊文化的核心。多年来,他坚持用传统的矿植物炼制釉,并采用柴火龙窑烧制陶器,由经验纯熟的老师傅掌控温度和火候,从而得到天然鲜丽的釉色。他解释道,瓦脊一般是要摆在建筑物的最高点,要经历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的,用古配方的矿植物釉和柴窑高温烧制,才能做到几百年不变色、不脱落。
何湛泉表示,要做到真正的传承,核心还是要深入了解瓦脊的这些特性。“我们就是在坚守这些东西。”
“父子兵”齐上阵打造时代符号
虽然在制作工艺上坚持沿用传统的方法,但何湛泉相信,作品的与时俱进是传承这门技艺必不可少的条件。何湛泉指出,年轻一代对这门传统技艺的冲击力和作用是非常大的。“传统的东西一定要学好、学到位,但练好本领后,一定要结合三样东西:传统的基因、学习的经验、年轻人的思想和思维。”
《孙中山故事人物瓦脊》是何湛泉历时八个月烧制的作品,现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非遗展示馆内。他认为,这是一种传统技艺与创新的结合。“古装人物都去掉了,换成了少年孙中山的故事,瓦脊之前没有用过这种形式,”何湛泉谈到,“这就是一种时代的符号,我们可以用传统的基因,深挖本土文化,融入更时尚、更有地方特色的因素。”
孙中山故事人物瓦脊 (图: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何湛泉的儿子何大智是一名“90后”,自幼受陶艺文化的熏陶,跟着父亲学习陶艺。大学时,何大智到悉尼大学修读视觉艺术专业。学成回国后,他回到了菊城陶屋,在传承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用时,也利用所学知识着手打造更多样化、现代化的非遗古法制作产品。
何湛泉父子现在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创新,将传统岭南瓦脊艺术与时代结合。目前,他们会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融入陶塑瓦脊技术,菊城陶屋内也时常会举办一些小型展览和活动,同时制作一些陶器玩偶、陶杯、陶凳、陶制灯盏等产品。
“传统基因要扎实,也要与时俱进地结合年轻一代和当下社会的审美和趋势,”何湛泉说,“这样才能融合打造一个属于今时今日、属于这代人的文化符号。”
记者:刘灵芝 黄馨影
剪辑:许晓鑫
海报:赖美雅
审校:张莹,欧阳妍
除署名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