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行驶在戈壁深滩,远远望去,中国航天最为传奇的载人航天发射塔架静静矗立。
走近看,和不少第一次来的人一样,眼前发射塔架带来的最直观感受是“巨大”。
从1999年开始,这座塔架见证了13位中国航天员的出发。
塔架旁有棵榆树,被航天人称为“树坚强”,每次火箭升空喷射出来的火焰都会烧掉树上一半的枝叶,不过,等到来年春天,它总能重新焕发新芽。
每一发火箭,每一艘神舟飞船,每一颗卫星自东风航天城离开,目的都是飞向浩瀚宇宙。
1958年,东风航天城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茫茫戈壁,人烟稀少,但就在那年深秋,这里突然出现了一支住帐篷的队伍。
这支队伍从抗美援朝前线撤下来,直接转战大漠戈壁展开基础建设。
当年,还有数以万计的工程兵、铁道兵加入,由此开始了中国人的“两弹一星”梦。
他们参与的,是新中国第一个陆上导弹综合试验靶场。
西北大漠荒无人烟,戈壁滩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隐姓埋名”人们的工作不停。
此后的12年,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中国“两弹一星”中的首枚东风导弹、两弹结合试验、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先后问世,令国人振奋,世界赞叹。
东风航天城——一座坐落于戈壁滩中,不繁华也不热闹的小城,但一切生活完备。
西北夜幕来得比较晚,随着音乐响起,不少居民开始跳广场舞。
生活在这的人们都知道,太空中的“英雄们”快回来了。
吴平在航天城内经营着模型店。柜台上摆放的各式航天模型,中国人造地球卫星模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模型,以及发射台模型等。
“有人离开航天城时,同事朋友常常会买一个模型让他带走作纪念。”吴平说。
对外界来说,航天城是神秘的。不过在多数子女眼中,即便在身边,父母工作的时间也多过陪伴。他们的事业,正是他们参与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从1999年第一艘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到今天,我国先后实现无人、有人飞行,天宫一号、二号先后完成使命,中国空间站基本建成。这其中,从无人“神舟”到载人“神舟”,都从东风航天城出发。
他们的子女也有大学毕业以后又回到中心来成为航二代,他们的子女来又成为航三代,最多的有到航四代。
一片片繁茂的胡杨林也是东风航天城的标志。这种植物一旦扎根,就会从少变多,由弱转强,最终成为戈壁滩上的震撼景观。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3名航天员,即将结束6个月的太空飞行,返回东风着陆场。
遥望浩瀚星辰,最美的期盼不过如此。
特派文字记者:曹嫒嫒 周倩欣
特派摄影记者:张迪
剪辑:龙达洋
后方联动:王诗堃 杨琼 张晋 徐勉
海报: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