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附县明德小学内,鼓点激昂。一只只醒狮随着鼓乐节奏,从“沉睡惊醒”“搔头摆尾”“仰视低顾”“探测方向”到“出洞”“见青”“碎青”“狂欢”,时而威风凛凛,时而谦恭有礼,动作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扎好马步,手托狮头,眼看前方,注意狮子的神态和形态,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威武的狮子。”操场上,广州援疆教师魏开源指导着学生们学习舞狮技能。
从1条龙、6头狮、24人起步的队伍,到如今近400支的舞龙舞狮队伍,疏附县的舞龙舞狮队伍不断壮大。今年,广州援疆工作队已实现全县所有乡村中小学校龙狮教练员全覆盖。
“来自广州的援疆老师,把岭南舞龙技艺带到了这里,让本地师生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龙文化。”明德小学党支部书记蒋德岭说。
向运动寻趣,向文化寻缘,向精神寻根。长期以来,文化润疆一直是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中关键,是由“送文化”转为“种文化”,变被动为主动。
建立“世界冠军进疏附”“粤菜名师”等7个工作室;开展剪纸、皮影、蛋雕等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建立自治区首批8支乡村教师陆地龙舟队伍、100支青少年舞龙舞狮队伍……近年来,广州文化名师、名品来到疏附县,用厚重的岭南文化润泽边陲。
“文化润疆需筑牢文化自觉。一方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另一方面,实施思政教育‘红色筑基’工程。”广州援疆干部、疏附县教育局副局长禤乐钰介绍,在疏附县,每一所中小学都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火种”根植于当地教师队伍和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各位老师、同学们好,欢迎各位来到疏附三中红色筑基爱国主义教育馆,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新疆四史,请大家跟我来。”自从成为“红孩儿”红色小宣讲员,15岁的疏附三中学生帕提麦变得自信又大方。每当讲起宣讲内容,她总是神采奕奕。
疏附三中副校长米丽古•艾拜说,讲故事让孩子们更加有民族自豪感,能当一名“红孩儿”也成了孩子们努力的目标。据统计,疏附县已培养“红孩儿”红色小宣讲员1000余名,组建“红孩儿”宣讲团200余支,校内开展宣讲活动1400余次。
独木不成林,要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除了培养好苗子外,还要发挥骨干带动作用,实现全员提升。
锅气升腾,菜香四溢。在疏附县职业高中的中餐烹饪班教室,广州援疆教师、广东省技术能手陈国永探索出了教学的方式。
“在教学中,我结合了本土食材、口味,以及粤菜的烹饪的方法、技巧。这样的教学成果既可以用于职业教育的落地,也能在餐饮市场推广,为当地的餐饮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陈国永说。
广州援疆工作通过创新拓展智力支援,高规格助推人员互动技术互学。在探索实行“小组团式”援疆模式的过程中,结合岗位需要,逐步形成灵活科学的“一对一、多层次、全覆盖”的人才援疆格局。
昆仑山下,援疆脚步铿锵有力;戈壁滩上,穗疏两地情深意长。文化具有跨越地域、跨越民族的魅力。随着穗疏两地人文荟萃、技艺相传,一个崭新的“疆”来新图景正在徐徐铺开。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钟晓宇 李鹏程 黄舒旻
【剪辑】余妍玲
发自新疆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