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中山)暨石岐龙舟文化周在中山拉开帷幕。来自全省21个地市、80多个非遗项目在广东非遗产品墟市共聚一堂,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沉浸式体验的非遗“盛宴”。其中,许多市民都念念不忘中山的一种舌尖上的非遗——“黄圃腊味”。
王显韬晾晒黄圃腊味
黄圃腊味色泽鲜红明亮,咸中带甜,清香醇厚,是广式腊味的典型代表。广式腊味不仅是街坊们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之一,更是一种情怀。2009年,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被纳入广东省级非遗名录。
中山市黄圃镇王显韬是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传承人,也是家族企业广东荣业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对他来说,爷爷在后院晾晒的一挂挂腊肠、甜咸交织的风味,是他儿时的独家记忆。近日,他在接受南方网、GDToday记者采访时说,“正是这种风味,使我萌发了一份使命感,觉得有责任把这个传统行业发扬光大。”从开专卖店到海外上市,王显韬正一步步实现他的“腊味梦”。
第四代传人“偷开”第一家专卖店
王显韬管自己叫“创二代”,因为他的事业是从创业开始的。王显韬家经营腊味,到他已是第四代。但在他接班前,父母并不同意他继续从事这一“落后而古老”的行业。
由于放不下陪着自己长大的腊味,他辞去了广州的工作回到家乡。“怕父母不同意,我便来了个‘曲线救国’的方式。”王显韬先是投入了自己所有积蓄,又向中山市团委申请了6万元的创业基金贷款,另外再跟朋友借款,瞒着家人东拼西凑地把第一家腊味专卖店开了起来。
“冬天还开着台摩托车出去跑客户,搬货、盘点、打包、送货,连门店的地都是自己扫的,”王显韬对创业时期的印象尤为深刻,“最终我如愿将专卖店经营得当,并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我的决心和毅力,成功地打动了父母,顺利地接手了自家腊味厂。”
就任董事长后,王显韬将公司的设备进行升级,在保持传统口味和保证质量的同时加速生产。此外,他推出了更适合年轻人饮食习惯而不失广式腊味“基因”的产品,如麻辣、香辣、芝士等时下流行口味的即食腊肠,将黄圃腊味带到了更广阔的市场。
王显韬指导员工制作腊肠
除了做生意,还要做文化传播基地
《舌尖上的中国》首播的时候,王显韬看到节目带热了很多无名小吃,他触动很深。“当时我关注到了文化创新,这才是骨子里的东西,唯有文化能代代相传,长流不息。”
“我们企业是本地的黄圃腊味文化传播基地。”提到传统手艺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王显韬表示,目前公司已经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集广式腌腊肉制品制作教学、传承、研究于一体,同时还有老师傅传业授课、创新研发。
王显韬制作黄圃腊味
近年来,王显韬先后整理推出了黄圃腊味首本食谱《舌尖上的黄圃腊味》、腊味九大簋菜式,同时他还参与编写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培训教材《广东烧腊制作工艺》,携手中山市技师学院创办中国腊味研发基地,推进黄圃腊味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教育。他牵头创办的腊味文化馆也成为了中小学生研学团参观基地,并开设DIY体验项目,教少年儿童亲手做腊肠。
“为了让黄圃腊味非遗技艺走出去,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展会都有我们的身影,我们将持续输出,让更多人了解黄圃腊味。”
推动黄圃腊味进一步出海
除了在国内的传播,王显韬还不断拓宽黄圃腊味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此前有些国外企业与投资者并不清楚中山在哪里、腊味是什么,于是他与同事进行了二十多场路演,向国外消费者介绍这种中式的“萨拉米(欧式腌制肉肠)”,从而推动了企业2018年在韩国上市。
目前,海外不少华人超市内都可以看到黄圃腊味的身影。王显韬指出,黄圃腊味的广式风味对外国消费者来说也很友好,许多人尝鲜之后都有复购。“海外消费者更看重原汁原味的黄圃腊味。”
2020年,王显韬在海口市自贸港首期投资数千万元规划建设一个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食品深加工企业项目。下一步,他将计划进一步推动黄圃腊味“出海”,继续追寻他的“腊味梦”。
记者:刘灵芝 黄馨影
剪辑:许晓鑫
海报:赖美雅
审校:张莹,欧阳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