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颖慧接受南方网专访。(摄影:张传永)
南方网讯 (记者/申晨 李润芳)“3,2,1,亮灯!”2017年12月31日,伶仃洋上一条巨型“火龙”点亮了夜空,港珠澳大桥全线亮灯。在灯光与烟花的交相辉映中,九洲、江海和青州三座通航孔桥犹如粒粒“珍珠”,两座人工岛则宛如一对“璧玉”,正好与大桥总体设计美学理念“珠联璧合”。看到港珠澳大桥亮灯的那一刻,港珠澳大桥外海人工岛岛上建筑总建筑师冯颖慧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冯颖慧在向记者讲解东人工岛设计手稿草图。(摄影:张传永)
餐巾纸上的手稿: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理念
“第一份手稿应该是2013年,当时我跟林鸣(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总在一辆汽车上面,他随手拿起了一张餐巾纸, 画了一个骑楼的符号。”回想起第一份设计稿,冯颖慧表示,建筑是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港珠澳大桥连接粤港澳三地,南粤骑楼正是融合三地文化特征的元素符号之一。
外海人工岛柱廊设计手稿草图(受访者供图)
如何将骑楼文化与建筑立面进行搭配与结合,冯颖慧想起了建筑学上的提炼、抽象、变异理念。“在建筑立面上让人感受到骑楼元素,就像中国传统文化,含蓄内敛,不经意间引起共鸣。”三版设计,万余张图纸,直到完工前都还在不断地优化与细化之中。
东人工岛设计手稿草图(受访者供图)
港珠澳大桥不仅融合了南粤骑楼元素,伫立在桥头的青铜大鼎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蛟龙出海、梦缘伶仃、筑岛奇迹、海底绣花,这些鼎的浮雕、纹理样式都是采用中国传统的元素,我们提取这些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个回忆。”
据了解,东人工岛将对市民开放旅游观光项目。“游人通过设计师专门构思的观赏途径可以移步换景,近距离观察世界上最忙碌的航线之一——香港机场起飞、降落的航班,以及香港大屿山,这种景观都是非常难得的。”冯颖慧表示。
东西人工岛中间隔着6.7公里的海底隧道,通行万吨巨轮。人工岛采用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由120个巨型钢筒组成。每个圆筒直径22.5米,高度50多米。(摄影:张由琼)
主人翁意识:不计较得失,全力以赴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能够参与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冯颖慧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与压力十分巨大,在进行第二版图纸设计时,高峰期有103位同事熬夜加班修改图纸,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为按计划完成目标而不断努力。
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并没有被困难打败,而是互相支持鼓励。“团队的成员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在营地工作唯一的娱乐就是聚餐。每到大家聚餐的时候,冯颖慧都会鼓励大家:“加油!还差一点儿,我们就要成功了!”
东人工岛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受访者供图)
一个团队攻坚克难,完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冯颖慧认为最需要的是主人翁精神。每个人把工作上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主动付出,不计较得失,全力以赴,这样才能高标准处理好每一个工作细节,才能高质量完成世纪工程的建设。
在巨大责任和压力的同时,她也感到非常幸运,“现在看来,港珠澳大桥项目给我们团队每个人的人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港珠澳大桥,她连续5年多次荣获了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先进个人、年度建设功臣、年度个人特等功、百名建设功臣等荣誉和称号。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外国媒体将我们的港珠澳大桥工程比喻为‘新世界七大奇迹’,这不单是指工程的投资,还有技术的难度,以及它对世界工程界的地位和影响。”冯颖慧表示,港珠澳大桥赢得了强国强者的尊重,这一点让她觉得很欣慰,同时她也希望这个世纪工程会给社会其他的领域带来更多正能量。
出品人:胡键
制片人:张纯青 柳剑能
监制:唐亮 唐莉娜
导演/主持:申晨
创意/统筹:彭晓枫
策划:高燕萍 郭昊奇 李润芳
摄制:蒋永生 张由琼 万稳龙 徐杰
摄影:张由琼 张传永
设计:曹雅琴 林若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