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专访范徐丽泰:香港若无法再“站起来”,代价要全体港人埋单

2019-10-15 14:54 来源:南方报业全媒体
.

 

  南都讯 由修例引发的香港社会动荡至今持续超过百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特区首任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暴力冲击若持续升级未有好转,香港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急速下滑。叱咤香港政界数十年,范徐丽泰向来敢说敢为。她直言缓和香港深层次社会矛盾,不仅要靠政府搭建对话平台,还要香港市民觉醒自救,和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展开对话,积极沟通,只有对暴力冲击有所反思并进而反对,局势才有可能好转。

  从香港回归之初的立法会首任主席,再到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见证了香港回归前后的社会变迁和发展。然而在香港生活数十载,眼见暴力冲击的痕迹出现在这座城市,走上街头肆意损毁基建、和警方对峙的不乏年轻一代,范徐丽泰说身为长者,更觉痛心及感伤。

  投身政界以前,范徐丽泰在大学任职多年。她坦言,时至今日,不得不承认香港的教育出了很大的问题。部分香港年轻人缺乏内省性思维,对国家和社会缺乏全面和客观的认知。

  谈香港当前局势

  暴力冲击影响香港整个市面,经济下行代价全港人埋单

  南都:由修例引发的动荡至今已持续4个月,这件事对香港产生了哪些影响?

  范徐丽泰:我认为在这次的事件里,有两类示威。第一类是和平示威,第二类是暴力冲击,例如冲击立法会、警察总部、港府大楼等。近期的大量示威活动,到最后都被暴力骑劫。警方最近也趋向慎重批准此类活动的举行。但是即便如此,大批示威者还是进行非法集会,并且随着示威的去中心化,全港各区都爆发了大小规模的冲击,出现街道被阻、地铁站被破坏等情况。

  如今的示威活动和最初的反对修订逃犯条例已经毫无关系。因为早在6月,特区政府已经明确表示暂缓修订《逃犯条例》的工作。如果真的只是为了反修例,那么示威冲击等情况应该会有所停止。但可以看到的是,现在不仅没有停止,而且出现暴力升级的状况。

  这次的社会事件影响了香港的整个市面。一方面,对旅游事业产生很大的伤害,内地来港的游客大大减少,近日更由于暴力分子对机场的冲击,外国旅客也“怕了”香港。另一方面,示威者在地铁肆意损毁,瘫痪交通,影响很多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其中不少市民也对此不满,和示威者发生争执,甚至出现被示威者殴打至重伤的情况。至今暴力冲突都未有停息。

  南都:这次事件中,出现以往在香港少见的示威者对立法会进行暴力冲击的情况。您如何看待数次出现的暴力情形?

  范徐丽泰:这些采取暴力冲击的人,在香港人里,他们是绝少数的暴力分子,与和平示威的人不一样。这些暴力分子的装备十分齐全,我也想问,年轻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钱买这些装备?钱从何来?资源装备从哪里来?

  很多香港市民其实也同意,这次风波对香港来说有很多不好的影响,但是为什么部分人在明知道是破坏家园的情况下,对暴力还要继续容忍?

  香港人包容性很强,部分人也会觉得,要给年轻人机会,但他们并不明白,这件事持续下去,香港可能没办法再“站起来”。要意识到的是,不管你是支持还是反对,香港没办法再“站起来”的代价,是要所有香港人埋单的。

  政府搭建对话平台值得鼓励与支持。但与此同时,作为香港人,要想办法自救。因为,暴力升级只会让香港失去现有的一切,市民会赔上自己的家庭以及安居的权利。如果大家都希望香港好,都应该尽量和身边的人、认识的朋友展开对话,就算是不同意见,大家也要拿出来说。政府可以有自己的平台,民间也可以有很多小的平台。

  谈部分香港青年

  建立批判性思维,同时应当有内省能力

  南都:在香港立法的推进中,包括这次修订《逃犯条例》,其实出现了很多意见不一的情形。 在香港社会的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在民意沟通上,立法会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范徐丽泰:香港的立法会在近年有很大变化。以前,议员可以在立法会里表达不同的意见、碰撞不同的观点,但如果在发言过程中使用侮辱性话语,主席会加以阻拦,表示受到冒犯,请发言的人士离开。当年的立法会大致上是比较“守规矩”的。

  但是现在的立法会,仿佛只有冲到主席台前“抢咪”,才会被人叫好。某种程度上,凡事反对似乎可以帮候选人获得选票,成功当选立法会议员。以这种方式当选议员,进入立法会后势必要持续这种论调。在当下的环境,也有这类反对派的议员,加入冲击政府的暴徒行列,阻碍警察执法。这些行为进一步放大分歧。我觉得立法会在这一问题上很难起到作用。

  要解决当下的香港问题,政府需要获得更多民意的理解和支持。

  南都:在这次的事件当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 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范徐丽泰:在这次事件中,我们不得不承认香港的教育出了问题。回归20多年,香港实行教育改革后,越来越少的学生有机会系统地了解中国历史。同时,新增的必修课“通识教育科”没有课本,教师各自收集资料教学。再加上通识教育科过于着重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导致学生缺乏反省或内省式思维。

  这些参与到示威中的香港年轻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会说别人错,指责政府、建制派人士的不对,但却没有想过自己(采取过激的对抗方式,如冲击纵火、损毁公共设施)有没有错,这就是缺乏反思能力的体现。

  我在一个网络短片中看到,有人在劝说一香港年轻人停止暴力行为,表示这样下去会搞坏香港经济,那个年轻人却说,我就是想搞坏香港经济,不然政府不会出来和我对话。显然,年轻人没有想过,如果香港经济下行以后再“爬起来”是极为困难的。甚至有部分年轻人认为,参与暴力冲击是“有趣”“刺激”的行为,甚至是一种罗曼蒂克。作为年长的人,看到年轻人在毁灭自己的前途,我十分感伤。当然这并不完全是年轻一代的责任,我们作为年长者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为什么会容许这样的风气在香港发生(蔓延)?

  谈深层次矛盾

  社会撕裂非一日之寒,教育问题应得到解决

  南都:止暴制乱是香港社会当前一项最为迫切的议题。 但是在香港仍存在现实分歧、社会撕裂的情况之下,要如何突破这种困境?

  范徐丽泰:社会撕裂不是今天或最近才发生的事。2014年,在香港发生“占领中环”非法集会的时候,社会撕裂就已经存在。反对派针对教育以及学校层面做了很多事情。因此在这次社会事件里,我们会看到很多年轻人走上街头。

  社会撕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修复,它需要8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对于目前出现的一些网络欺凌、恶意起底行为,可以采取措施制止。个人资料隐私专员公署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希望他们可以加快步伐,对不法分子进行起诉。

  以前律政司若进行起诉,要确认所有资料,认为有胜算才去起诉。我认为到现在,政府应该做出改变,既然有人做了令社会不安的事件,即便认为胜算不高,法院可能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将被告判罪,但政府也要对其起诉,至少让市民看到政府在这方面的决心。

  南都:您认为此次事件暴露了香港存在的哪些深层次问题? 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范徐丽泰:香港不同阶层的市民都面对各种的压力,很多人更面临房价高速增长的问题。本届政府早前也提出,现在最为迫切的是增加土地和房屋,协助年轻人解决置业问题。其次,香港的市场饱和,机会有限,社会也面临老龄化问题。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是给了香港社会一个难得机会来解决这些难题。

  从长期来说,教育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目前,通识教育科的教学方式是不行的。如果维持通识教育科为文凭试(香港中学生进入大学前的考试)的必修课,那么成绩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不分等级,这样就不会对学生升大学造成过大的影响。同时通识科必须要有课本,而且课本必须经香港教育局的审批。可用的课本最好不多于三套,或者政府资助一套课本,令其价钱降低,吸引学校、学生和家长来选购。

  与此同时,国民教育也要在幼儿园、小学里推行。推行国民教育也必须要有经教育局审批的课本,同时要有视学官去课堂现场,观察老师如何授课。在当下这个局面,政府要推行这些事十分困难,甚至会面对很多批评。但是如果因为害怕批评和困难就不做,即等于放弃香港的下一代。

  南都:对于政府搭建沟通平台,以及响应港人的要求上,您有什么建议?

  范徐丽泰:政府很希望聆听各方的意见,他们也正在行动,走进各个小区和不同人士进行沟通。我相信在10月份的特首施政报告里,将会有很多协助香港弱势社群,中小企业的措施。不过我认为,要把香港人心里的“刺”拔出来,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政府必须意识到找寻事件根源的重要性,要继续和各方保持沟通。沟通不一定要达成共识,沟通可以有不同意见,但至少要了解大家在想什么、做什么。

  我们注意到,反对派、示威者在宣传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当下流行的传播方式,如短视频、微电影,叙述了一些假的信息以及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令对这些事缺乏认知的市民进而相信,并感觉害怕,因而接受反对派的说法。

  正如在英国脱欧一事中,英国的保守党在初期估计选民不会支持脱欧。宣布“脱欧公投”后,有人运用当下流行的媒介方式告诉英国民众,若英国继续留在欧盟,移民们会来“抢饭碗”,国家每年都要给欧盟交钱。这两点针对英国民众最担心的事情,并不是事实或事实的全部。但很多人对“脱欧”的后果缺乏认知,就被这样简单的论调所蒙蔽。在香港的情况与此相似,不少市民误信了一些网络上的不实信息。如果暴力情形未有减退,而香港一部份人还对暴徒的行径表示“理解”,那么香港的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急速下滑,市民的行动自由、安居乐业的权利也会荡然无存。

  观点

  暴力冲击已让香港开始“吃老本” 未来发展仍有待风波平息

  从香港立法会首任主席,到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见证了香港回归后的变化与发展。走过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多个领域里面临竞争和抢滩,范徐丽泰坦言,香港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在全国、以及全球经济中的定位。

  多年的发展让香港积蓄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然而近期持续的暴力冲击无疑让香港开始“吃老本”,范徐丽泰甚至直言“老本”已经耗费过半。香港的未来之路要怎么走?2017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甫一上任时便表示,要打造香港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范徐丽泰表示,这一构想刚提出来的时候,她也十分认同,但在当下这一分钟,她表示“不敢说”,也不敢断言香港能否达成目标,“因为暴力冲击正在破坏我们的国际形象。很多外国朋友都在问,香港到底安不安全?”她说一切都要待风波平息以后才可知。

  不过,范徐丽泰表示,人才资源依然是香港的一大优势,科创也是香港未来的重要契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赋予香港更多发展空间的当下,香港年轻人需要对湾区增进认知,要了解到这些机会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

  香港未来契机在于科创,不自我增值就莫怪他人超越

  范徐丽泰表示,香港在科创方面拥有诸多良好的人才资源,不少在国际科研上有成就的学者,也愿意来港居住、工作,融入社会的时候也较少障碍。她认为,科技创新是香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和其他城市的协同作用下,香港会迎来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如利用目前在河套区共同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机会,香港在科创上也可以有所作为。

  她更提到,在发展“一带一路”的过程里,不少企业参与其中,其中也会牵涉不少合约问题。 若出现合约纠纷,香港的法律与国际接轨,可以在这一问题上提供相应的仲裁服务。 同时在国际航运和物流上,香港也可以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可以说,大湾区内,其他城市发展得越好,香港的机会越多。香港的发展,将和湾区内其他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值得关注的是,和香港一衣带水的深圳在近期迎来新的“战略定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不乏坊间观点疑虑“深圳的发展是否会削弱香港的机会」,「深圳是否比香港有更多新的市场和机会”。

  对此,范徐丽泰也并不讳言,她指出如果香港不自我增值,不去竞争,就不能怪其他城市的超越,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她表示,两座城市距离很近,“双剑合璧”是最好的事情,正如两支筷子在一起才能夹到菜。她认为,在当下,港深两地并不是要竞争,而是希望合力发展,加大力度开放,才能涌现更多机会。

  年轻人了解湾区需“抓手”,需意识到在内地学习工作是宝贵机会

  此外,在面临市场饱和、房价高企、产业空心化等情况,香港的下一代该如何生存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其实给了香港一个契机来解决问题,”范徐丽泰表示。

  对于如何让更多的香港年轻人对湾区政策增进认知,范徐丽泰认为,关键在于要让年轻人了解到大湾区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大湾区的政策被广泛宣传,但在实际层面上,香港年轻人并不清楚湾区里到底有哪些发展机会,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香港也是大湾区中的一份子,自己正生活在湾区里。」她指出,年轻人了解湾区政策,需要抓手。 需要告诉他们,这些机会是什么,有哪些实实在在成功的例子,这样才能鼓励他们前往湾区不同的城市工作。

  范徐丽泰一方面鼓励更多香港年轻人到内地升学,前往大湾区其他城市读书,“大家没有言语上的隔膜,可以结识不同城市的同学,这些人脉也将会是香港年轻人在大湾区发展的拍档。”另一方面,她认为目前香港学生不乏到内地体验校园生活、甚至实习工作的机会。范徐丽泰建议,年轻人需要通过一定的选拔机制前往内地学习、工作,他们才能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觉得这种去内地企业学习机会可以加以筛选,真正让学生体验工作,而学生们也要经过挑选,令他们珍惜这学习的机会。我们要让这种实习变得难得而可贵。”她也表示,内地的企业或机构也要相应采取区别于以往的做法,让香港学生真正了解内地的生活、做事方式,以及思维模式。

  采写:南都特派报道组发自香港

编辑:何柏梅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