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南粤工匠访谈录】一毫米的坚守,筑就3600米的事业线

专访中建钢构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

2019-08-21 23:26 来源:南方网 申晨 李润芳
.

 

  南方网讯 (记者/申晨 李润芳)“从设计上来说,高楼叫做‘城市天际线’,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高楼,它们构成了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到一个城市,中建钢构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都会细心观察城市的建筑。在他的眼中,高楼是城市的地标,代表一个城市发展的实力。

  陆建新主持承建的4座4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左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深圳京基大厦、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陆建新接受南方网记者采访,向记者讲述当年他初到深圳时的情景。

  陆建新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与建设了44项工程,工程总高度达3600余米,主持承建了目前国内已封顶的7座400米以上钢构摩天大楼的其中4座。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两天半一层楼的“新深圳速度”,两天一层楼的“广州速度”以及中国第一高楼、亚洲第一高楼、世界钢结构第一高楼……这些耳熟能详的发展成就和世界闻名的地标建筑,都与陆建新有着密切联系。

  在城市数百米的高空上作业,对于陆建新他们这些建筑人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了。

  测量就是看楼直不直,陆建新对此分毫必争,绝不在自己手上干出第二栋“比萨斜塔”。图为陆建新与同事正在进行测量工作。

  “绝不建第二个‘比萨斜塔’”

  1982年,18岁的陆建新南下来到深圳,作为一名测量员参与我国第一座超高层建筑——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160米50层的高楼,陆建新所在团队将大厦垂直度偏差控制在25毫米以内,从此陆建新走上了超高层建筑建设之路。

  “当时有很多设备和工具都是国外进口,很多项目也采用国际招标。”陆建新回忆起自己参与中国第一栋钢结构建筑——深圳发展中心的建设时,有人曾说:“你们从来没有干过钢结构的大楼,施工技术水平肯定不行,等着做成第二座‘比萨斜塔’吧。”

  “绝不能在我的手上建出第二座‘比萨斜塔’!”陆建新心里暗暗发誓,在测量上更加谨慎小心。最终出色地完成了测量任务,发展中心大厦至今笔直地挺立在那里。 

  为了工作,陆建新需要一次又一次爬上高楼,站在最高处测量。一次次的突破自我、校正偏差,陆建新完成了一栋又一栋的建筑工作。

  在深圳地王大厦施工前期,他每天都背着一个十公斤重的经纬仪,手拿一个三脚架,爬25层到楼顶,行走在宽约20公分的钢梁上,在二三百米的高空进行测量。

  “站在上面就像过独木桥,心里也挺害怕。”尽管内心有点恐惧,但为了工作,陆建新硬着头皮一次又一次爬上高楼。眼睛看着测量仪镜头,一只手操作仪器,另外一只手抓紧旁边的钢柱,陆建新就这样一次次校正钢柱偏差,最终圆满完成当年亚洲第一高楼——深圳地王大厦钢结构的测量工作。

  在城市200米的高空,陆建新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有精度,测量才能做得好”

  “动脑筋,技术才能有创新”

  在陆建新的眼中,测量考验的是精度,要精确到毫米。“我们的高楼都是由钢柱一节一节这样接起来,如果一节柱子差一毫米的话,十节柱子就差十毫米,600米的高楼就有很大的偏差。”

  精确到1毫米,这在他看来,是建筑测量的常规要求,参与项目的每一个工人都要在施工技术交底上签名,这是必须达到的标准,“做不到你就要下岗。”陆建新对此绝不放松。

  为了减小误差,陆建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测量方法及设备仪器上进行创新与发明。“先初校、后精测,这个施工工艺就是钢结构现在常规的施工工艺。”陆建新表示,先初步校正钢柱垂直度,便于钢梁安装,再站到钢柱最高点用钢卷尺精确测量柱间尺寸,可以把测量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

  在测量设备方面,从普通的经纬仪,到现在的全站仪,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但陆建新一开始看到全站仪配套使用的反射棱镜有A4纸般大小,在高楼上测量使用非常不便。彼时,陆建新想,为何不用一个小棱镜代替笨拙的大棱镜?这样可将其揣入衣袋,空出两手,既方便携带又增加了人员高空行走的身体灵巧度。于是陆建新找到仪器商店,定制一个像大拇指般粗的小棱镜,拿到施工现场一试,非常合适,后来所有的测量便都沿用他的这项小发明。

  “人是要不停地动脑筋,才会有一些实用的新的方法,我们叫小发明、小创造。”正是因为有这种不断创新、敢想敢做的精神,陆建新主持及参与完成的国家专利达400余项,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的技术成果,有8项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3项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4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个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南粤工匠”等荣誉称号。

  陆建新乐于与工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将自己的创新和在工作中的总结传授给同事们。图为陆建新指导工人使用测量仪进行精准测量。

  “我国钢结构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从设备到材料再到工人的劳动技能都有很大的提高,陆建新说,这种提高不是空穴来风,是在他们一代代建筑人不断实践、总结、提高、改进中才得以持续进步。现如今我国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陆建新坦言,这个过程很艰辛,并不是一帆风顺。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干出来的”,“我们干的过程很辛苦,但是现在回头来看的话,我们干的很成功,也很开心,很骄傲,很自豪”陆建新说。

  陆建新如今仍然坚守在一线,进行技术指导。37年来,陆建新一直坚守着他对建筑的情怀,对极致的追求,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工匠精神。

  “一线是锻炼人最好的舞台”

  14年的测量工作,13年的技术总工,10年的项目经理经历,3600余米的建筑高度,陆建新从一线测量员逐步成长为项目经理,手中的测量仪器也变成了一本笔记本。

  “管理要接地气,要贴近现场实际,要在现场给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虽然他目前是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依然每天坚持工地巡查,把工人提到的问题与困难等都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然后逐项分析解决,做到对项目成本心中有数,目前状况如何?哪些地方超支、节约?陆建新据此及时改进。

  作为项目经理,陆建新更看重的是对团队的管理,尤其是年轻的新生力量。“现在来了很多的年轻人,我们也要提拔年轻的干部,需要言传身教。”陆建新认为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新员工的培训与培养。在每周一次的生产例会,陆建新会让员工对一周的工作情况做分析,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这对于新员工来说,每周都有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一年、二年后,每个人的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如今,曾经在陆建新团队工作过的那些年轻人,已经有三四十位在不同的项目担任项目经理、技术总工,继续为中国的高层建筑贡献力量。

  现已担任总工程师的陆建新仍然坚守在一线,“认真负责、有始有终做好每一件事,将它做到极致,我认为这就是工匠精神。”37年来,对于陆建新来说,变化的是不断刷新的建筑高度,而不变的是他对建筑的情怀,对极致的追求。在现在的岗位上,陆建新不断诠释和践行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追逐着他的建筑梦想。

  中建集团已经研究了千米级大楼的关键建造技术,陆建新希望在他退休前的五年内,能够建造一栋千米级高度的大楼,这是他的一个梦想。

  出品:胡键

  制片:梅志清

  监制:张纯青

  策划:申晨 张琪达 王瑭琳

  摄制:张琪达 蒋永生

  文本:申晨 李润芳 高燕萍

  摄影:陈冰青

  海报设计:曹雅琴

  编辑:郭昊奇

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